2025暑期“三下乡”——青春挺膺勇担当,薪火相传赴支教

发布者:汪若冰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倡导,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责任感。77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薪火相传”志愿服务团队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前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汤蜀村和龙江村开展为期六天的支教活动。本次活动由彭卉卉、程蓉蓉、程耀辉三位老师指导,共有6名志愿者参加,旨在用知识的甘泉浇灌孩子们渴望成长的心田,在乡村教育沃土上播种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安全护航:筑牢成长防线

生命高于一切,对于安全知识的科普首当其冲。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走进“阳光之家”暑期课堂,通过知识讲解与情景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案例警示作用,为孩子们献上了一堂有用、有效又有趣的安全主题班会。从防溺水的自救技巧到交通出行的规范准则,从危机应对的实操训练到家校联动的守护承诺,每一个教学细节都致力于将安全意识深植童心,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掌握守护生命的安全知识。

红色铸魂: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就像孩子生命中的一盏灯塔,为他们指引方向,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归属感和家的温暖。志愿团队通过红色宣讲课,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带领孩子们穿越历史长河,感悟红色精神的力量。从党旗的意义到党的成立历程,从革命先辈的艰苦斗争到新时代少年的使命担当,让爱国情怀与理想信念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生长。

以德育人:播种美德的种子

孩子的成长之路,品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在“阳光之家”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介绍桐城六尺巷故事的由来以及张吴两家的良好家风,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和谐礼让和换位思考的价值与意义。课堂以“养成礼让好品德,互助友爱促成长”为结尾,引导孩子们从自我做起,将谦让与包容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传递中华民族“礼之用,和为贵”的文化精髓。

艺术启智:点亮创意火花

艺术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美的大门。在手工课上,志愿者们从简单的千纸鹤、青蛙折法教起,耐心地示范每个步骤,鼓励孩子们用跃动的双手释放活力;在象棋课堂中,通过讲解象棋的基础认知与规则技巧,孩子们在练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在美术课上,志愿者们没有局限于刻板的绘画技巧讲解,而是从小朋友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这些充满童真的创作,都被视为最珍贵的“艺术品”。艺术的浸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提升自信,激发无限创造力。

作业辅导:架起知识与成长的桥梁

课后的作业辅导时光,是知识巩固与情感交流的纽带。志愿者们一对一耐心解答难题、指导学生们完成作业,用鼓励的话语和细致的讲解,帮助孩子们攻克学习难关。这不仅是学业上的辅导,更是心与心的贴近,让学习在温暖的陪伴中变得轻松而有趣。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为乡村孩子打开了看世界的窗,也为中国的乡村未来,种下了无数颗充满无限可能的种子。这份始于青春的承诺,这份关乎未来的坚守,将如炬火般生生不息,继续在广袤的乡土上燃烧,照亮富易堂rich88体育追梦的脚步,共同谱写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华章。他们,是燃灯者,亦是追光人;他们照亮他人前路,也在奉献中找到了自己生命最璀璨的坐标。


撰稿人:田伟梁 胡建宇 于子龙

一审:程耀辉;二审:陈硕;三审:汪若冰